为什么要从软硬件协同到软硬件融合?

软硬件融合的根基:①分层分块的系统和②宏观的超大规模,这两个原因使得③二八规律广泛存在。


软硬件融合承上启下:从产品定义和系统架构开始,逐步拓展到整个系统栈;往下拓展微架构设计和实现,甚至考虑工艺、封装和测试;往上,考虑接口驱动、操作系统、框架和开发库,甚至需要考虑应用算法和业务逻辑。


软硬件融合,落地实现必然是CPU + 协处理器 + GPU + FPGA + DSA + ASIC等多种处理引擎充分协同的超异构计算。其中,每个工作任务都是在软硬件均衡/解耦基础上的再协同。


软硬件融合的核心目标是要兼顾软件灵活性和硬件高性能,实现既要又要。


软硬件融合,既是理论和理念,也是方法和解决方案。让硬件更加灵活、弹性、可扩展,弥补硬件和软件之间的鸿沟。


软硬件融合应对云计算、边缘计算及超级终端等复杂计算场景的挑战。软硬件融合也为解决芯片一次性成本过高导致的设计风险,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案。


蓝海大脑 京ICP备18017748号-1